心理学系每周四下午学术沙龙欢迎各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师参加!
时间:10月26日(周四)下午 14:30
地点:伟清楼306
心理学系孙沛课题组学术沙龙
关键词
统计物理、网络比较、信息论
报告人:田洋
内容:
网络比较(Network comparison)旨在解析地度量复杂网络间的相似或差异度,这既是许多机器学习任务的前置条件,也是发展关于复杂网络的统计物理理论的必要基础。已有的技术通常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来度量网络关系,但这些方法不适用于物理学的解析推导,也常囿于计算复杂度和泛化性方面的局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伦敦大学学院 (UCL)计算机科学系、法国Université Paris-Saclay 数学中心和华为2012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理论研究。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为复杂网络建立系综的理论,使得每个给定拓扑、动力学的网络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确定的随机变量。通过定义随机变量间的信息(如编码、解码)或因果关系 (Granger 因果性和条件互信息),研究者能解析计算任意两个网络间的相似或差异度。这一框架不仅规避了网络比较领域常见的 NP hard 问题,还为建立复杂网络的统计物理分析提供了理论推导基础,也能支撑各类真实生物、化学数据的分析(如脑功能网络分析、大分子化合物聚类)。
在本次分享中,田洋将从研究背景、挑战和新发现等多个视角为该研究提供深入和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光电脉搏波(PPG)、特徵提取
报告人:陈君
内容:
过去以来,精神病症状的评估长年依赖于患者向精神科医生反馈的主观报告。随着传感器的快速发展,生理指标的测量逐渐便捷化,可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使用的测量类别,当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 Plethysmo Graphy, PPG)的评估方法依赖于单一或小规模的预定义特征来识别由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引起的人体电信号,这些反应在评估准确性上不稳定。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考虑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恢复期长、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高,以及相对于发病时间滞后的诊疗手段,本文对可携带式腕表监测的PPG信号与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多种PPG特征一起使用来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的预测精度。
通过PPG信号和量表采集实验收集了9名躁郁症患者与8名普通被试连续多天的PPG信号与躁狂抑郁状态,从原始PPG信号中提取PPG时序特征以及反应躯体激活程度的唤醒状态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分别以唤醒程度与时序特征作为数据集,建立唤醒程度-患病概率以及PPG时序特征-患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探究PPG信号与躁郁症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使用唤醒状态对PPG信号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预测躁郁症的患病情况。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增进了我们对PPG信号与躁郁症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为躁郁症的预测和监测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关键词
自传体记忆,社会变迁,情境特异性,记忆内容焦点,工作记忆容量
报告人:刘继婷
内容:
过去四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迁,这种剧烈的变化很可能会对个体的自传体记忆有明显影响。传统中国的价值观看重人与人联结和互相依赖;而在现代中国,尤其是一线城市,人们更加鼓励发展自主能力和竞争力,以便适应市场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然而,从多元建构的视角来看,一个文化的传统价值往往不会被新兴的外来价值全然取代,两者很可能是整合后共存于某一社会之中。因此,出生并生活在现代中国的城市地区的个体,很可能同时持有自主导向和关系导向的价值观念。
本研究的目的即为探究生活在中国城市地区的大学生和乡村地区的大学生的自传体记忆的差异,尤其是在记忆特异性和记忆内容焦点方面的差异,以此探究社会变迁对人类记忆的影响。同时,本研究也将基础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容量,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纳入考量。
本研究采用了经典的自动化操作广度任务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并使用经典的回忆具体事件的范式收集被试的自传体记忆。随后,对收集到的自传体记忆进行记忆特异程度的二分编码(具体记忆 vs. 一般记忆)和社交内容的编码。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的变迁确实对中国大学生的自传体记忆有影响,城市大学生的自传体记忆更具体也更长,符合自主导向的价值观念下倡导的自传体记忆特点;但同时他们的自传体记忆中,与自我相关和与社交、他人相关的内容基本持平,表明关系导向的价值观念至少与自主导向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这回应了多元建构视角对社会变迁中传统和新兴价值具有共存性的理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