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更多…
沙龙预告—宛小昂老师课题组

2024-05-27

沙龙主题:人智共生社会中的饮食健康干预

人与机器人、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共同经历的情境对饮食选择和心理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通过社交机器人的陪伴,独自用餐者可以缓解孤独感,并倾向于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音乐机器人的演奏信念能够调节人们的食物选择,为健康促进领域提供了实践价值。此外,人智共同经历对人智关系的影响等研究也揭示了人智共生中的心理机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饮食健康干预的理解,也为未来开展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这个人智共生的时代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促进饮食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主题:任务无关的风味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的影响及应用

报告人:彭宇彬(2020级博士生)

内容:个体倾向于将某种风味与某种颜色联结起来。我们通过眼动实验证实个体在品尝到风味刺激后,即使风味刺激与当前的视觉搜索任务无关,也会更容易注意到具有风味关联颜色的视觉刺激。我们还通过行为实验探索了该效应在消费场景中的应用,这能为跨通道影响和体验营销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主题:独处影响心理健康与饮食消费

报告人:王楚珺(2021级博士生)

内容:我们生活中往往会和他人一同用餐,但随着独居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也会独自用餐,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帮助这类个体吃得健康的同时获得积极的心理状态。我们通过一个想象情境实验探究了如何提升个体独自消费时的心理健康和健康的饮食消费,研究结果能够为促进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贡献。

主题:音乐演奏信念对音乐影响食物选择的调控作用

报告人:邱林波(2021级博士生)

内容:音乐机器人作为一种将人工智能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近年来在科学、艺术和技术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通过三个实验共同揭示了音乐演奏信念(即机器人演奏音乐或真人演奏音乐)对音乐影响食物选择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音乐影响认知过程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健康促进领域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主题:人智共同经历影响人智关系

报告人:钱一铭(2022级博士生)

内容:先前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经历可以促进关系发展,而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普及则带来了人与人工智能(人智)共同经历的新情境。本实验探究了ChatGPT对人际共同经历和人智共同经历的推断,并与人类被试的结果进行对比。为研究共同经历的心理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促进人智合作及共生提供指导意义。

主题:机器人在场对女性食物选择的影响

报告人:郭曦玉(2023级博士生)

内容:社交机器人的出现为独自用餐者提供了一种在机器人的陪伴下用餐这种新颖的电子共食情境。我们通过两个想象情境实验揭示了和机器人一起吃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独自用餐者的孤独感,还会助推女性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

主题:大语言模型对心理距离的评价及对解释水平的影响

报告人:王瑶(2022级应用心理硕士)

内容: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已作为决策助手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然而其决策能力仍需深入研究。本研究要求ChatGPT-4回答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问卷,并与人类问卷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大语言模型对不同远近的心理距离评估存在明显的区别,且不同的时间距离同样会影响大语言模型的解释水平。

主题:时间压力下个体饮食决策的策略转换

报告人:刘梦颖(已被接受为2024级博士生)

内容:本研究采用了激励兼容的二元选择任务,招募了 38 名参与者在有、无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食物二元选择。通过整合计算建模和模型比较,结果表明,个体将采用补偿和非补偿相结合的认知策略来适应紧迫性的任务要求。

主题:饱腹状态对个体食物注意偏向的影响

报告人:罗昌霖(已被接受为2024级博士生)

内容:个体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被认为是引发肥胖和饮食障碍的主要认知因素。本研究使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点探测实验发现:个体的食物注意偏向模式主要表现为对食物线索的定向速度更快,维持时间更长,注意脱离更困难;并且饥饿会扩大这种偏向的程度。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73687

邮箱:psych@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